博士文库 共有7条记录 共耗时[0.000]秒
页码:1/1    每页显示:10 记录 跳转:
出版社:"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"
  • 正在加载图片,请稍后......

    汪曾祺小说创作论:卢军

    作者:卢军 出版社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:20070101 ISBN:978-7-80230-606-6
    索书号:I207.42/54 分类号:I207.42 页数:318页 价格:CNY28.00
    丛书:聊城大学博士文库
    复本数: 在馆数:
    累借天数: 累借次数:
    本书从西方文学对汪曾祺的影响、汪曾祺对传统文学的承传和创造性转化、文体试验及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、中西方美学精神的悲剧思维形态以及对“文学的启蒙”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五个方面为切入点,对汪曾祺小说创作进行了多视角、多层次的考察,厘清了东西方文化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影响。
    详细信息
    索书号 展开
  • 正在加载图片,请稍后......

    《朱子语类》问句系统研究:王树瑛

    作者:王树瑛 出版社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:20120101 ISBN:978-7-5097-3164-2
    索书号:B244.7/17 分类号:B244.7 页数:303页 价格:CNY59.00
    丛书: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
    复本数: 在馆数:
    累借天数: 累借次数:
    本书作者通过对《朱子语类》的详尽剖析,对汉语中的疑问句(特指问、选择问、反复问、是非问等)作了几近“穷尽式”的追根溯源的研究,颇多创见。
    详细信息
    索书号 展开
  • 正在加载图片,请稍后......

    马克思主义视域之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理论:李仙飞

    作者:李仙飞 出版社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:20120101 ISBN:978-7-5097-3360-8
    索书号:D750.83/2 分类号:D750.83 页数:206页 价格:CNY39.00
    丛书: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
    复本数: 在馆数:
    累借天数: 累借次数:
    本书内容简介:西方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学说,是在一定的哲学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,哲学方法论在其理论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。
    详细信息
    索书号 展开
  • 正在加载图片,请稍后......

    影像如何记忆: 年鉴学派视野下的中国纪录片:谢勤亮

    作者:谢勤亮 出版社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:20120101 ISBN:978-7-5097-3199-4
    索书号:J952/28 分类号:J952 页数:264页 价格:CNY58.00
    丛书: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
    复本数: 在馆数:
    累借天数: 累借次数:
    本书以深刻影响20世纪以来世界史学发展方向的法国年鉴学派的观察视野,对百年中国纪实影像创作的发展历程,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的纪实影像试验进行了深入考察,试图引导影像媒介以更为缜密、多元和科学的眼光,来抢救消逝的历史、见证时代的变迁。
    详细信息
    索书号 展开
  • 正在加载图片,请稍后......

    传播公地的重建: 西方另类媒体与传播民主化:罗慧

    作者:罗慧 出版社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:20120101 ISBN:978-7-5097-3137-6
    索书号:G219.5/4 分类号:G219.5 页数:276页 价格:CNY58.00
    丛书: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
    复本数: 在馆数:
    累借天数: 累借次数:
    本书以传播公地和媒介圈地的历史追溯为起点,从基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社会控制的社会学存在意义,到自治传播中的主体性抗争,再到参与式传播实践中双重民主诉求的三个层面,并结合在加拿大访学器件的参与式观察和第一手访谈资料,立体化呈现了另类媒体兴起的社会背景、生存空间、权力形态等理论与实践问题,避免了对西方另类媒体的一般性描述,形成了概念界定、解释场域及评价体系上的创新。
    详细信息
    索书号 展开
  • 正在加载图片,请稍后......

    唐代僧人“前理解”研究:戎川

    作者:戎川 出版社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:20190101 ISBN:978-7-5201-4332-5
    索书号:B949.2/28 分类号:B949.2 页数:162页 价格:CNY98.00
    丛书:中央民族大学哲学宗教学博士文库
    复本数: 在馆数:
    累借天数: 累借次数:
    本书引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为理论视角,以唐代僧人的传记史料为研究对象,将“佛教中国化”问题还原为两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进行分析。首先,“佛教中国化”换个角度来审视就是“中国人如何理解佛教”,进一步即还原为最基本的哲学认识论问题,即“理解如何可能”,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可证明“中国化”的必然性;其次,既然“中国化”现象是不可避免的,那么由此带来的中国佛教新形态,其合法性又如何证明?这个问题又可以还原为最基本的哲学本体论问题,也就是对真理标准的分析,即“真理如何可能”。通过对这两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的探讨,并
    详细信息
    索书号 展开
缩小检索范围
博士文库 共有7条记录 共耗时[0.000]秒
页码:1/1    每页显示:10 记录 跳转: